新浪体育

| | 无障碍浏览|

关于印发《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的通知

新浪体育 发布时间:2023-12-26 10:21 【字体:

索引号:430S00/2023-129808 文号:湘体字(2023)42号 统一登记号:HNPR—2023—28005
信息时效期:2025-12-31 发文日期:2023-10-25 所属机构:省体育局

HNPR202328005

湘体字〔202342

关于印发《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

发展规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各市州体育(教体、文旅广体)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化旅游广电局、林业局:

  为贯彻落实《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林草局国铁集团关于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通知》(体经字〔2023396号)精神,推动我省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户外运动需求,建设体育强省,编制了《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更好引导和推动我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


新浪体育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湖南省林业局

20231025


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2023—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全省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阶段。为贯彻落实《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及《湖南体育强省建设规划(20202030年)》《湖南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促进和扩大体育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户外运动需求和美好生活向往,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制定本规划。

  一、户外运动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户外运动已成为当下越来越多人的休闲新选择,户外运动产业实现较快发展。一是户外场地设施逐渐完善。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包括户外休闲健身场地在内的各类体育场地共17.35万个,场地面积14621.45万平方米,人均2.20平方米。二是户外运动产品供给日趋丰富。湖南已初步形成覆盖水陆空多空间的户外运动项目(产品)体系,以皮划艇、摩托艇、桨板、钓鱼、登山、徒步、骑行、马拉松、飞拉达、高空蹦极、滑雪(草)、露营、赛车、马术、滑翔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户外运动项目蓬勃发展。三是户外赛事渐具影响力。张家界“世界翼装飞行锦标赛”渐具世界影响力,长沙马拉松和常德马拉松已升级为世界田联标牌赛,“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大湘西”已升级为国家级赛事。

  当前,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户外运动基础设施不足,市场主体亟待培育,赛事与节庆活动品质有待提升,相关专业人才有待扩充,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大,安全监管机制与救援体系有待健全,产业统计制度与标准体系亟待建立。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拓宽“两山”理念转化路径,全面落实国家《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目标和任务,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充分发挥我省山地、水域、空域等自然环境优势,以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户外运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激发户外运动市场活力,释放户外运动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户外运动需求,为建成体育强省、健康湖南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惠民利民。大力发展各类户外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与福祉,满足健康美好生活需要;加强户外运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促进户外运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健康发展。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户外运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户外运动产业从资源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强数字赋能体育,推进户外运动与教育、文旅、卫生、科技、传媒、金融、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户外运动产业打造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消费引领,市场主导。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培育户外运动消费理念,丰富户外运动消费业态,创造户外运动消费新需求。完善户外运动消费政策,拓展消费平台,释放消费动能,壮大消费市场规模。健全户外运动产业市场体系,优化投融资与营商环境,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投资,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绿色为根本,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在尊重湖南省城乡自然山水脉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户外运动产业,科学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导户外运动项目绿色开发,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严守规范,安全发展。加强规范管理,建立户外运动标准,健全救援体系;强化对户外运动风险的认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控措施,落实各方责任,加强户外运动赛事活动安全监管,为户外运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与服务品牌彰显、业态与模式持续创新、市场主体逐步壮大、安全体系逐步完备、人才供给充足、统计体系与行业标准逐步健全的发展格局,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

  到2035年,户外运动产业规模更大、结构更优、动力更强、活力更足、发展更安全,成为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提升群众获幸福感、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体育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

  三、空间布局

  (一)“一核”引领

  打造以长株潭为户外运动产业核心增长极、户外赛事名城、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在长株潭“绿心”大力建设全民健身绿色户外运动基地、户外运动产业总部基地和绿心中央运动公园等重点项目;打造长株潭户外运动综合服务体、户外运动用品和智能制造、户外运动时尚、运动会展等综合产业集群;提升现有航空飞行营地的设施质量和接待水平,新建一批业态多元、互补性强的航空飞行营地,成为全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新标杆(图3-1)。

  (二)“四区”推动

  1.打造环洞庭湖水上户外运动、水上运动器具装备制造与航空运动产业集聚区。利用“一湖四水”构建环洞庭湖水上和陆上户外运动和赛事生态圈,着力发展水上运动训练、水上休闲、游艇渔具龙舟浮标制造、滑翔体验、直升机观光等户外运动。依托岳阳的红色文化、常德的抗战文化、益阳的茶马古道与水运文化等优势,着力打造水上运动休闲与抗战文化、茶马古道文化体验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图3-1)。

  2.打造“大湘南”山地与航空运动产业集聚区。依托衡阳的山川地貌、抗战文化、祝融文化等优势,着力打造山地航空户外运动、体育赛事圣火采集与抗战文化相结合的户外运动产业集群;依托郴州的山水资源、长征文化等优势,着力打造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水上运动训练与休闲项目相结合的户外运动产业集群;依托永州的山地资源、长征文化和茶马古道资源,着力打造山地户外休闲与康养体验、重走长征路和茶马古道相结合的户外运动产业集群(图3-1)。

  3.打造“大湘中”山地户外运动、运动服装与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依托娄底、邵阳的山川地貌优势,着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推进水上与航空运动产业发展。整合娄底、邵阳二市的运动服装与装备制造优势,打造运动服装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育运动服装国际品牌,形成多元化高端户外运动装备产业聚集区。推动打造国家体育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图3-1)。

  4.打造“大湘西”世界知名体旅融合产业集聚区。依托张家界的山川地貌优势,着力打造高空蹦极、飞拉达、攀岩等户外运动和翼装飞行锦标赛等赛事;依托怀化地处雪峰山腹地和长征文化浓厚的优势,着力打造徒步、登山、露营等山地户外运动和“荣耀雪峰·徒步雪峰山”品牌;依托湘西州的山地、矮寨大桥与民族特色资源等优势,重点打造高空蹦极、飞拉达、攀岩等与民族特色户外运动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图3-1)。

  (三)“三带”支撑

  发挥武陵雪峰山地区独特自然风光和湘西民族风情的优势,打造独具湖湘特色的“文旅体育”产业示范区,构建“武陵雪峰山户外运动产业带”。以雪峰山、天子山、天门山、崀山、南山国家公园、德夯大峡谷等自然风光和老司城、矮寨、十八洞村等民族风情为依托,规划精品户外运动线路,打造汽摩运动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依托森林、河湖、古道等,建设绿色森林步道、江湖骑行健走步道、历史文化古道与长征步道,在湘西、怀化、娄底、邵阳、益阳等布局航空飞行营地,打造山地户外、航空运动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配套建设好山地户外营地、自驾车旅居车露营地、帐篷露营地、青少年营地、步道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等设施。

  以南岭罗霄山脉为依托,打造省际体育产业合作示范区、省际红色体育旅游合作示范区,构建“南岭罗霄山户外运动产业带”。连接武陵雪峰山地区的绿色森林步道、江湖骑行健走步道、历史文化古道与长征步道,打造贯通全省、连接省外的步道网;结合罗霄山、南岭、苗岭、武陵山国家森林步道路线开展步道建设。做大做强永州香零山、郴州白云仙、衡南县运通、岳阳中洲通航等低空飞行营地,形成布局合理、有效供给充足的航空飞行运动网。

  以洞庭湖为中心,打造“环洞庭湖户外运动产业带”。依托现有水上运动基地,主要开展游泳、漂流、赛艇、皮划艇、摩托艇等休闲、赛事和培训。实施“水上运动”“水上运动”战略,延长水上运动产业链。根据水网密布、河湖众多的特点,重点打造洞庭湖水域便民利民水上运动休闲度假区;建设岳阳洞庭湖水上户外运动休闲基地、汨罗国际龙舟竞渡基地、益阳南洞庭湖水上运动基地等;培育和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拉力锦标赛、环洞庭湖自行车赛和马拉松、汨罗端午节国际龙舟世界杯等赛事;加强环洞庭湖户外运动产业区域协作(图3-2)。

  (四)“四网”发展

  步道网。以潇湘健身步道为基础,沿武陵雪峰山脉、南岭山脉、罗霄山脉的线状主线走向,以及湘、资、沅、澧四水的线状主线和洞庭湖水域的环状主线布局,连接罗霄山、南岭、苗岭、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路线,构建“红色文化”“少数民族风情”与“历史人文”步道网络体系。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乡镇的山水景区周边建设登山、骑行和健走步道,鼓励将一些适宜的马拉松和自行车赛事的赛道通过改造优化成为日常骑行道,最终形成全省四通八达的骑行网络(图3-3)。

  自驾网。以全省现有的汽车自驾营地为基础,以各市州重要旅游景区(点)、度假区为主要节点,以旅游干线公路为主线,打造“红、绿、蓝、橙、古”主题特色鲜明的旅游公路线路,推进全省统一的旅游公路标识,提升自驾出行服务品质。鼓励在各市建设一批汽车自驾营地及配套设施,并与周边区域自驾网络相融合,进一步完善自驾服务设施,提升通达性和服务质量,逐步形成自驾网络体系,为我省汽车自驾运动产业赋能(图3-4)。

  水上运动网。依托全省的水域资源,以“一湖四水”为核心,陆续建成规模较大、互补性较强的水上运动基地(中心);根据不同水系适宜的运动项目和发展基础,重点发展优势项目,策划包括龙舟、皮划艇、赛艇、桨板等项目在内的水上运动赛事,形成水上户外运动网,为我省水上运动产业赋能(图3-5)。

  航空运动网。以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全省通用机场网为依托,优化航空飞行营地的布局和供给结构,提升航空飞行营地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支持建设便捷的航空飞行网络,形成东、西、南、北、中布局合理,航空运动产品互补,能满足多元航空运动需求的航空飞行营地网络(图3-6)。

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总体空间布局示意图

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三带”布局示意图

ee88d65a25e01601c531c00493504b7

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步道网布局示意图

0448eb04fdc75c3809e316342dcab4c

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自驾网布局示意图

水网布局示意图0124

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水上运动网布局示意图

航空网布局示意图0124

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航空运动网布局示意图

  四、主要任务

  (一)推进户外基础设施建设

  以各类户外运动项目为“基点”,通过各类健身步道、骑行道、绿道等“线状”道路将“点状”项目有机串联,形成设施完备、项目多样、氛围浓厚、全域覆盖的“面状”空间,围绕县城及以上城市形成以“小时户外体验圈”。划定合理区域开展户外运动试点,进一步加强山地、水上、航空、汽摩、冰雪等场地设施建设,建立与全省衔接的“点、线、面”立体、多元的户外运动基础设施网络格局。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运营管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场地设施运营水平。引导各地通过新建或设置临时性体育设施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运营户外运动服务综合体。积极探索管办分离、公建民营等运营管理新模式,强化政府要素保障能力,保障企业市场化运营灵活度,提高户外运动营地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运营效益。

  专栏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建设

  1.以国家步道为主导,对接罗霄山、南岭、武陵山、苗岭国家森林步道,完成环湘主步道建设,建成500个各类健身步道广场、200个步道营地、300个户外运动营地,建设娄底市和张家界市全域旅游自驾车房车运营及营地体系。

  2.合理布局200公里航空运动飞行圈,创建20个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支持衡阳大浦机场、株洲凤凰航空城建设航空运动文化研学基地。

  3.建设岳阳市洞庭湖旅游度假区体育运动水上户外运动休闲基地、汨罗国际龙舟竞渡基地、益阳市南洞庭湖水上运动基地、常德市柳叶湖及花岩溪水上运动基地、郴州市东江湖国家级水上运动基地、永州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天子湖国家水上休闲运动中心。

  4.建设雪峰山国家级山地户外运动休闲基地,八面山、德夯大峡谷和湄江国家级攀岩运动休闲基地。

  5.全省滑雪场达到15个,滑冰场(馆)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6.鼓励有条件地区因地制宜打造具备国际标准的汽车摩托车运动场地。

  (二)丰富户外运动产品供给

  1.丰富户外活动产品。着力打造以区域特色和地方文化为主题的户外运动会和户外运动节,重点推广徒步、骑行、游泳、垂钓等普适性户外运动产品,积极推广露营、攀岩、山地越野、漂流、皮划艇、摩托艇、帆船、潜水、滑雪等适合不同人群的特色户外旅游项目,鼓励发展运动飞机、热气球、滑翔、飞机跳伞、航模等航空运动项目。积极引导高尔夫、马术等其他户外运动项目降低参与门槛,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加强AR/VR等智能技术应用,打造沉浸式户外运动体验空间,实现户外运动场景感知化、运动体验数据化、运动展示互动化、运动社交情境化。加大群众喜闻乐见、方便参与且趣味性强的“微运动”项目研发力度,鼓励开发在线健身、线上赛事、智慧场馆等消费新模式。

  2.打造特色赛事品牌。全省着力构建“顶级赛事引领、专业赛事推动、业余赛事普及”的户外运动赛事体系,力争形成精品赛事、重点赛事、“一项一品”赛事和潜力拓展赛事协同推进的户外运动赛事良好发展局面。着力培育一批国际级品牌赛事,打造一批具有国家影响力、国内知名的品牌赛事。围绕“江”(湘、资、沅、澧等)、“湖”(洞庭湖、东江湖、柳叶湖、清江湖等)、“山”(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崀山、衡山等)、“道”(潇湘健身步道、茶马古道、岩道水道驿道等),形成“一项一品”“一地一品”的湖湘特色鲜明的大众户外运动品牌赛事格局。

  专栏户外运动品牌赛事培育工程

  1.国际知名品牌赛事:张家界翼装飞行世锦赛、汨罗江端午国际龙舟世界杯赛、中国崀山国际越野赛、魅力湘西国际山地休闲体育大会、中德龙舟友谊赛、矮寨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天子湖桨板公开赛等。

  2.国内知名品牌赛事:长沙马拉松、常德马拉松、中国户外健身休闲大会、中国新能源汽车拉力锦标赛、中华龙舟大赛(芙蓉站)、中国赛艇大师赛、中国(长沙)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中国桨板黄金联赛、“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系列活动、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中国新能源汽车耐力赛等。

  3.湖湘区域特色品牌赛事:环洞庭湖自行车赛、南岳衡山山地自行车赛、“巅峰湖南六大名山登山赛”“龙腾潇湘”湖南省传统龙舟赛、“薪火传承·中国健康跑”“梦里湘西民族体育狂欢节”“自驾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节、湖南“浮标之乡”岳阳临湘钓鱼节、张家界星空帐篷露营节、长沙望城区千龙湖鱼节等。

  (三)优化户外运动产业结构

  1.加快户外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娄底、邵阳、永州为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地,着重发展户外运动服装、智能穿戴运动装备制造;建设户外体育装备制造基地,着力发展智能户外高端设备制造、智能户外运动场地建设。做大做强临湘钓具生产、益阳船艇制造、长沙户外运动地面用材料制造,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户外运动装备研发和制造高地。鼓励户外运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创建户外运动用品研发制造中心,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2.推进户外运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发展户外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户外教育与培训业、户外节庆与会展、户外旅游、户外创意营销、户外用品研发设计、网络营销等业态,构建户外运动服务业发展体系。围绕户外创意、户外会展、户外用品研发设计等领域,打造长株潭户外生产性服务业中心;打造湘西特色户外产业集聚区、湘南户外制造服务业拓展区、环洞庭湖户外服务业协作区。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湖南省全域户外运动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开发手机应用程序、智能终端等产品,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户外运动新模式。

  3.推进户外运动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张家界市、郴州市、岳阳市、衡阳市、永州市等传统景区融入户外运动元素,大力推进户外运动与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一批以户外运动为特色的品牌体育旅游目的地。加强户外运动与教育融合,有序发展户外运动教育与培训市场。充分利用和挖掘康体大数据,推动户外与健康服务融合发展,发挥户外运动在防病、治病、康复等方面的作用。鼓励户外产业与文化创意、传媒、会展等产业交融,增强文化内涵和创意能力。

  专栏户外运动产业融合工程

  1.户外运动文旅:实施户外运动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户外运动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创建条特色鲜明的户外运动旅游、户外运动研学等精品示范线。

  2.户外运动教育培训:推动户外运动企业与学校加深合作,打造一批特色营地教育品牌。引进专业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体育培训机构等为学校户外运动训练和竞赛提供指导。鼓励和支持各级户外运动协会、俱乐部开展户外运动技能培训与指导。

  3.户外运动康养:推出“户外运动中医药康养”“户外运动养生”“户外运动心理疗养”等品牌服务,以康养基地为发展重点,开展森林康养基地创建活动,开发森林户外特色产品。

  4.户外运动乡村振兴:加强户外运动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鼓励乡村因地制宜开发运动休闲项目,打造生态型户外运动休闲集聚区,做好联合遴选“户外运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典型示范工作。

  5.户外运动会展传媒:举办各类户外运动器材设备和产品会展,大力发展户外传媒产业,打造专业的户外运动转播平台,增加户外运动相关赛事、新闻的宣传报道,扩大我省户外运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培育户外运动市场主体

  1.培育扶持一批户外运动骨干企业。支持户外运动企业创新发展,吸引国内外著名户外运动产业公司区域总部、运营中心、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落户。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好、竞争实力强的本土户外运动骨干企业,促进户外运动产业趋于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鼓励骨干企业联动中小企业形成产业联合体,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推广、运营管理全领域产业链,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湖南省中小微户外运动企业培育库,引导中小微户外运动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2.加强户外运动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户外运动社会组织积极作用,加强单项户外运动协会、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按照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原则,加快推进户外运动社会组织社会化、实体化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户外运动社会服务机构。鼓励户外运动社会组织积极举办或承办户外赛事、组织相关户外培训与指导等,提升户外运动产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满足条件的社会组织承担部分政府管理户外运动项目或活动的职能。加大政府向户外运动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建立多元投入的户外运动社会组织保障机制。

  专栏户外运动主体培育工程

  1.引进国内外优秀户外运动企业家。

  2.培育本土户外运动骨干企业2030家。

  3.培育本土户外运动小微企业5080家。

  4.新增户外运动社会组织3050个。

  5.创建省级体育产业(户外运动)示范基地个、示范单位个、示范项目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5个。

  (五)释放户外运动消费潜力

  1.引导消费理念,激发消费潜力。发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消费示范城市作用,将户外运动消费作为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内容。鼓励各户外运动运营方积极建设户外运动展厅、户外运动博物馆等文化类设施,充分利用多元传媒手段,广泛宣传户外运动的知识和方法,推介各类户外运动场所和消费信息,利用体育明星、网络红人效应扩大户外运动宣传效果,积极引导和激发居民消费意愿,促进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增强公众积极参与户外运动的意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浓厚的户外运动参与意识和正确的户外运动消费理念。

  2.创新消费新业态,引领消费新体验。打造以集观赛服务、运动社交、纪念品售卖、粉丝俱乐部活动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消费场景,促进赛事流量加速向经济增量转化。积极打造户外运动文旅消费场景,引导和支持各地开展融合文体旅多业态的消费季、消费月活动,推动观光式、休闲型旅游向体验式、运动型旅游转变。积极举办湖南体育旅游节、各类体育器材设备和体育产品会展,支持户外运动企业参展参会。鼓励有条件的户外运动场所延时经营,挖掘夜间户外运动消费潜力。支持国内外体育品牌企业的新品首发、首展、首秀。鼓励企业创新户外运动用品柔性制造与个性化设计,研发智能穿戴、智能跑步装备、智能骑行装备等智能户外运动新产品。支持打造“智能户外装备运动健康服务”的“产品服务”应用。鼓励将户外运动装备门店打造成为沉浸体验中心、创新科技展馆和品牌文化中心。

  3.提升户外运动普及度,扩大户外消费人群。大力推广适合公众广泛参与消费的户外运动项目,积极引导具有消费引领性的户外运动重点项目健康发展,增加户外运动参与人口基数。大力推动户外运动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提高户外运动爱好者技能水平,增强消费者黏性。推动“户外运动进校园”活动,加强青少年户外活动指导,普及青少年户外运动知识和技能,培养青少年参与户外运动的习惯。支持大中小学校开展户外运动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支持户外运动社会组织为学校户外运动技能培训、训练和赛事活动提供指导,与高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开发户外运动技能培训课程。鼓励企业开展员工拓展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逐步扩大户外运动市场消费群体。

  专栏户外运动消费促进工程

  跨界融合、线上线下、体验分享的户外运动消费新业态,释放户外运动消费潜力。

  2.举办湖南省体育旅游节,营造户外运动浓厚氛围。

  3.支持户外运动社会组织为学校户外运动技能培训、训练和赛事活动提供指导。

  4.鼓励各市州制定体育消费促进计划,鼓励发放体育消费券的地区将户外运动消费纳入使用范围。

  5.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户外运动消费作为福利。

  (六)健全户外运动安全管理体系

  1.加强户外运动安全防控。建立户外运动安全分级管控体系,强化高危和重点户外运动项目监管,规划建设户外事故预警、报警和应急救援系统。建立健全户外运动赛事活动安全工作机制,制定各类风险与突发事件的安全风险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赛事活动组织者及从业人员在应急救援、防止运动伤害、防范安全风险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加强户外运动集中区的安全信息警示管理,完善风险多发区域的安全警示、紧急救援、消防、安全防护等标识信息,布局与完善户外场地沿途救援点,打造可提供安全监测、紧急求救、救援协调等技术保障的户外运动参与者信息管理和行迹追踪系统。加强与林业、交通、应急救援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完善相关预警系统,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2.打造安全急救网络。建立健全同旅游、医疗卫生、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大对户外运动安全教育、救援等工作力度,强化预警、控制、救援、装备、保险应急演练,妥善处置各种安全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工作,推动建立政府救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山地户外运动紧急救援模式,鼓励组建户外运动救援志愿者队伍,加快建立和完善集救援、医疗、运输一体化的全方位水陆空应急救援服务体系。鼓励各级红十字会、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举办户外运动应急救护培训班,组织开展常态化的区域性户外运动救援技能交流活动,提高应急救援和救护能力。

  3.完善户外运动保险。鼓励保险公司完善保险制度,适度增加户外运动险种,适当扩大保险范围,不断完善户外保险系统,为参与者提供更多险种,以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鼓励户外运动企业和保险公司达成深度合作,针对不同的户外运动项目和不同年龄段人群,专门制定保险方案,或者结合户外运动路线加以整合包装,提供“一站式”保险方案,为户外运动参与者解决后顾之虑,降低户外运动组织者风险。

  专栏户外运动安全救援体系

  1.建设和完善户外导视与警示标识、劝示与服务标识、服务指南等。

  2.建设安全防护装置、预警装置、应急救援装置、紧急庇护所、救援队及救援装备等。

  3.建设服务中心、休息点、露营地、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

  (七)加强户外运动人才培养

  1.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定户外运动人才引进指导意见,重点抓好急需紧缺高层次户外运动人才引进和培养。培育熟悉户外运动场地、品牌名称、活动安全等领域的法律专业人才,增强企业的法律意识。加强户外运动发展战略和基础理论研究,壮大户外运动研究人才队伍,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建立户外运动专业运动员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和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户外运动产业,扩大专业人才队伍。

  2.创新户外运动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一批在户外产业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机构,建设一批集学历教育、人才实训、技术技能创新的多功能户外运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户外运动英才培训项目”,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体育企业等加强合作,设立户外运动产业专业,成立户外运动教学、科研和培训基地,开展各类户外运动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推动产业发展需求侧与学校人才供给侧紧密对接。

  3.开展户外运动职业培训。实施全省户外运动从业人员的职业轮训活动,提升户外运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支持开展户外运动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培养高质量的户外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

  专栏户外运动人才培养工程

  1.建设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智库。

  2.加强户外运动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每年对户外运动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再培训。

  3.省体育局与相关高校合作成立户外运动产业研究中心,大力培养本土的户外运动经营管理、文化创意、科研、中介等专业人才。

  42025年,力争户外运动管理人才达到4000名;具备专业户外运动技能和服务水平的户外运动从业者达到万名;熟练掌握户外运动技能的深度参与者达到40万名。

  (八)促进户外运动产业协作

  1.省内产业协同联动。以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为重点,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协同举办户外运动赛事与活动,协同推动全省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社会组织平台作用,促进省内户外运动企业间、其他体育产业企业与户外运动企业间的行业信息、运作经验等交流共享,推动行业内部合作共赢。

  2.省际产业协作联动。构建户外运动产业跨区域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形成优势互补的户外运动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继续深化已有的湘赣合作,落实落细《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协同区域内部分工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产业技术合作,促进区域成果共享,释放户外运动发展潜能。积极推动建设湘鄂渝黔四省市户外运动合作联盟,共同推进武陵山区域户外运动的产品开发、市场管理、公共服务、应急处置等专项工作。积极对接国外优质户外项目,引导省内户外品牌走出国门,支持户外运动基地承办国际赛事,形成常态化、便捷化的户外运动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专栏户外运动产业区域协作工程

  1.建立长株潭、环洞庭湖、湘南、湘中、湘西区域间体育产业联盟,完善体育产业协同合作机制,推动区域间体育产业协调联动一体化发展。

  2.落实《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202025年)》,实施跨省区户外运动产业协作计划,定期举办湖南与大湾区户外运动合作交流活动,加强户外运动产业标准、管理和服务对接。

  3.深化湘桂户外运动产业合作发展。以湘桂区域旅游合作为契机,加快南岭森林步道等项目建设,建设湘桂世界遗产体育旅游线,形成区域户外运动与旅游一体化格局。


  (九)建立产业统计与标准体系

  1.探索开展户外运动产业统计工作。探索建立规范的户外运动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户外运动产业数据采集工作机制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办法,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推进我省户外运动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统计保障。

  2.加强户外运动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开放、管理和服务标准,优化运营定位、服务项目、经营内容和岗位规范,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鼓励支持企业推广应用体育用品、体育装备和体育器材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增加标准有效供给。落实户外运动赛事办赛指南、服务规范、参赛指引,明确举办基本条件、规则、程序和重点环节工作规范。探索制定户外运动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准入方式,切实加强培训机构管理。推动户外运动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开展标准研制和标准化试点。

  专栏户外运动产业统计制度与标准体系建设工程

  1.制定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2.制定湖南省户外运动营地建设地方标准。

  3.制定湖南省户外运动营地风险管理办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由省体育局牵头,发改、财政、教育、工信、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住建、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参与,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重大项目开发方面的资源共享、要素整合、优化配置,做大做强户外运动产业。

  (二)完善配套政策

  切实落实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积极保障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用地空间,引导户外运动产业用地控制规模、科学选址,并纳入地方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合理安排;对使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以及废弃矿山等土地建设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的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在符合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法律法规、管控要求和项目准入制度的前提下,在部分有条件的自然保护地划定合理区域开展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试点,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的监管制度。

  (三)优化资金投入

  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设立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对户外运动发展给予支持,对培育创新型、示范性户外运动项目的市场主体实施奖补激励机制。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户外运动服务的相关政策,合理运用彩票公益金对户外运动相关项目给予必要资助。引导社会资本以投资、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参与户外运动项目建设,支持户外运动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微户外运动企业的信贷品种和金融产品,支持有条件的户外运动企业挂牌上市。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拓宽对户外运动行业参与主体的信贷投放,加大信用担保机构对户外运动企业和项目的担保力度。

  (四)强化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高危险性户外赛事活动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组织架构,明确高危险性户外赛事活动赛前申报审批、风险评估、组织规范、各项保障等工作要求,健全赛前风险评估、赛中监管服务与赛后总结评价相结合的安全监管和服务机制。建立山地户外运动市场信用体系,发布警示名单和推行“红黑榜”制度,强化多部门联动综合执法,创造公正公开、平等竞争、运行有序的户外运动市场体系。鼓励户外运动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分类有序推进各级组织社会化、实体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五)落实督查考核

  建立规划的动态监控评估维护机制,加强规划目标、指标和重大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对规划目标和任务实行动态评估、动态调整与维护,并将相关工作成效纳入各部门和单位绩效考核,协调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规划实施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和经验总结与推广工作。

  附件: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市州指引


  附件

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市州指引

  为了更加系统、明确地推进《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实施,发挥本规划对全省的指导作用,结合全省14个市(州)相关规划与实际,制订户外运动产业市(州)发展指引。

  (一)长沙市

  1.发展定位

  长株潭户外运动休闲核心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健康长沙、体育名城。

  2.重点项目

  依托长沙“山、水、洲、城”户外资源优势,形成户外旅游、竞赛表演、健身康养为核心的户外运动产业体系。加大跑步、自行车、登山、攀岩、水上、滑翔伞、航模、电子竞技等体育休闲项目的培育开发力度,推进山地、水上、航空、冰雪、户外运动用品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户外运动上下游企业联合体。

  打造多个体育健身休闲示范区,推动鹅羊山体育公园(开福区)、国际会展中心体育公园(长沙县)、东鹜山体育公园(宁乡)、马栏山运动公园(开福区)、新屋岭体育公园(浏阳)、洋湖湿地体育公园(岳麓区)、东湖湿地体育公园(芙蓉区)等特色公园的建设。完善登山步道、康养步道、健身步道、骑行步道、步道营地,与潇湘健身步道建设规划相衔接。

  依托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沩山风景名胜区、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千龙湖生态旅游区、大王山冰雪世界、保利·麓谷体育公园等精品休闲旅游景点,打造马拉松、山地自行车、冰雪运动、水上运动、康养运动等特色“体育”线路。结合红色教育、休闲度假、健身等户外休闲体育项目,打造文家市红色户外观光休闲组团;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以温泉度假为重点,打造灰汤红色观光度假旅游组团;以红色女性文化为核心,以体育休闲为重点,打造开慧历史文化观光旅游组团。打造黑麋峰生态户外运动组团,重点发展登山探险、滑翔伞等户外体育运动项目。

  以湘江为核心,建设湘江户外体育风光带,重点开发水上运动等户外体育运动项目;依托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浏阳河户外体育风光带,打造综合生态旅游区和峡谷生态漂流;依托千龙湖、青羊湖(黄材水库)等水资源,建设沩水河户外体育风光带,重点发展水上运动、垂钓、漂流等项目。

  培育攀岩、定向越野、击剑等户外赛事,做大做强长沙马拉松赛、湘江马拉松赛、红土网球公开赛、“薪火传承”·中国健康跑、长沙望城区千龙湖鲌鱼节等户外运动赛事。

  (二)株洲市

  1.发展定位

  航空运动体验区;户外休闲康养集聚地。

  2.重点项目

  以“株洲凤凰航空城”为依托,打造中国低空运动“嘉年华”。整合芦淞通用机场、山河科技、翔为通航等一批航空优质企业资源,大力开发航空研学产品。加快建设集航空科普、研学体验于一体的航空产业综合体,积极推进芦淞通用机场改扩建和炎陵等县市通用机场建设,争创国家航空特色小镇。

  加速推进鹿原·中国中医药文旅特色小镇、朱亭特色旅游小镇、神农谷温泉康养度假区、和吕旅游度假区、远山蓝森林康养等户外康养、健康休闲基地建设。加快旅游与户外运动的紧密结合,推进徒步骑行驿站、房车营地、户外露营基地、垂钓基地等场地建设,打造飞盘、卡丁车、低空飞行等时尚运动新场景,培育射箭、航模、皮划艇、赛艇、摩托艇、汽摩等户外运动新业态,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户外运动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以神农谷、云上大院、酒仙湖、云阳山、蓬源仙等资源为依托,建设一批较具规模的户外露营基地,完成潇湘健身步道建设任务。按照“一县一品”的原则,重点打造株洲体育旅游节品牌活动,策划一批体现地方特色、体验感更强的户外体育赛事,实现“办一次户外体育赛事活动、完善一地户外运动基础设施”目标。力争到2025年,将株洲打造为湖南户外运动产业的核心副增长极、长株潭全民共享绿心中央运动公园的副核心。

  (三)湘潭市

  1.发展定位

  国际知名的红色体育旅游胜地;户外运动产业核心副增长极。

  2.重点项目

  利用湘潭独一无二的红色资源优势,以韶山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龙头,依托湘潭339处红色资源,对接“韶山—乌石—易俗河”红色走廊,以革命历史事件、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把“体育—旅游—红色人文景观—绿色生态景观”四者结合,大力发展红色体育旅游产业。建设红色军事体育公园,推进韶山军博园建设和景区、景点评定。举办韶山红色国际马拉松赛、湘江马拉松、韶灌半程马拉松越野赛等赛事。

  以水府庙和昭山已开发的项目为依托,根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建设配套水上运动基地,开拓水上体育运动。利用山地发展户外登山、徒步等项目群,重点打造湘潭天马山户外运动基地项目,建设房车营地、集装箱民宿、星空帐篷、极限攀岩、滑翔伞、山地摩托等。建设湖南九华国际休闲体育公园、国家“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培训基地、国家极限运动训练基地、国家攀岩训练基地等国家级基地,打造湖南体育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依托湘潭的户外资源本底及其户外运动产业基础,将湘潭打造成湖南户外运动产业的核心副增长极,长株潭全民共享绿心中央运动公园的副核心。

  (四)衡阳市

  1.发展定位

  大南岳文体旅融合示范区;山地航空户外运动体验中心。

  2.重点项目

  依托南岳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山地运动基地、体旅融合高地、国际研学营地等;组织国际性、全国性的登山活动和山地自行车赛;打造乡村户外全域旅游休闲中心,构建完整的文旅融合户外运动产业链。

  以大浦通用机场为核心,建设航空飞行基地和滑翔伞营地,打造航空运动小镇,打造中部地区山地航空户外运动体验区。建设雁栖湖体育文化公园、古汉康养体育公园、衡阳市博雅网球公园,梦东方飞碟训练基地。培育本地户外运动装备制造品牌,联合娄底、邵阳高端户外装备制造资源,构建“三市联通”户外运动产业集群。

  (五)邵阳市

  1.发展定位

  山地户外运动休闲目的地;户外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

  2.重点项目

  依托邵阳市大祥区体育新城建设定向越野、攀岩等户外体育运动与航天科技科普、劳动教育等相结合的大型综合户外运动体验馆;依托武冈市云山、隆回县大东山、邵东市简家陇、绥宁县丰源、邵阳县金江湖、双清区现有户外运动特色建设露营(体育)公园。

  依托南山国家公园、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虎形山花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冈云山地质公园、新邵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百里龙山(涟源)国家森林公园、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天子湖、大东山等山地与水上资源优势,发展登山徒步、攀岩、露营、桨板、皮划艇、汽车摩托车定向越野等户外运动,建设山地户外运动营地、航空飞行营地、水上休闲运动中心。在邵阳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大型综合性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建设天子湖国家水上休闲运动中心桨板国家级培训中心;建设个国家级体育公园;争取创建全国水上应急救援生命安全教育基地;争取新增桨板、皮划艇等项国际户外运动赛事;以河伯岭、佘湖紫薇山森林资源建设省级示范步道。

  (六)岳阳市

  1.发展定位

  洞庭湖区运动休闲目的地(世界龙舟之都);中国浮标之乡运动休闲功能区;湘赣边红色体旅融合示范区。

  2.重点项目

  以岳阳楼文化圈、东茅岭商业圈、南湖度假圈、洞庭湖君山湿地生态圈为重点,将岳阳市城区打造成岳阳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龙头极”。

  依托“长江岸线”,沿洞庭湖长江带(临湘、华容、岳阳县、汨罗、湘阴)发展“水上型”为主的产业发展带。临湘市以浮标、钓具制造企业集聚的优势,培育家水上运动装备制造企业上市;汨罗市以龙舟竞赛及制作为重点;湘阴县、君山区以休闲体育旅游为重点。打造洞庭湖旅游度假区体育运动水上户外运动休闲基地、汨罗国际龙舟竞渡基地、临湘浮标小镇国际垂钓基地。打造君山最美长江岸线马拉松赛、汨罗端午龙舟赛、环洞庭湖自行车赛、临湘国际垂钓比赛、湖南“浮标之乡”岳阳临湘钓鱼节等特色户外赛事。

  依托幕阜山带(临湘、平江)发展“山地型”为主的产业发展带。积极规划户外运动营地建设和线路设计,开发徒步、骑行、露营、登山、攀岩等系列产品,丰富户外运动内容和形式。以平江猎玩小镇、华容七女峰小镇、湖南岳阳洞庭湖旅游度假区、幕阜山国家森林公园、小墨山森林、岳阳恒大养生谷、汨罗屈子文化园等为依托,建设或提升36个户外运动营地。

  (七)常德市

  1.发展定位

  西洞庭湖水上运动休闲中心;湖南屋脊山地户外运动体验地。

  2.重点项目

  以柳叶湖和花岩溪等为重点建设水上运动基地,引进国际游艇俱乐部、国际垂钓俱乐部等业态,开展桨板、动力板、皮划艇、游艇、垂钓、尾波冲浪、帆船等水上运动体验及培训。

  以壶瓶山、东山峰、太青山、夹山、太阳山等为重点,建设登山步道和步道营地、滑雪场、露营基地、自驾车营地、滑翔伞与直升机飞行营地(航空飞行营地);以桃花源景区为重点,建设中国桃花源国际营地;沿“沅江澧水洞庭湖”以及城区建设若干条骑行与健走步道。以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等为重点,建设涵盖马术运动培训、攀岩基地等业态在内的文化体育休闲基地,以及包括户外休闲健身、拓展于一体的体育运动公园;以汉寿、临澧为重点建设汽车文化主题公园。

  积极争取国际级户外运动赛事在常德举办,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体育用品制造公司落户常德。做大做响“中德龙舟友谊赛”“常德柳叶湖国际马拉松”“中国新能源汽车拉力锦标赛(洞庭湖站)”“花岩溪国际帐篷节”等赛事品牌。

  (八)张家界市

  1.发展定位

  国际一流户外运动名城;世界一流体育旅游目的地;“大湘西”世界知名体旅融合产业集聚区。

  2.重点项目

  以“两区三带”空间布局为主线,开发一批体育旅游线路。依托张家界各区山脉构造,重点建设:滨河环线健身步道、石堰坪、马头溪、槟榔谷、金鞭溪、十里画廊、红岩岭、洪家关至刘家坪健身步道;重点建设:石长溪(堡子界林场)、天门山、崇山、熊壁岩、七星山、黄石寨、腰子寨、天子山、峰峦溪、四十八寨、星德山、五雷山登山步道;重点打造:长沙(宁乡)至张家界(武陵源)300公里不间断骑行道、张家界至凤凰200公里不间断骑行道、武陵源峰林穿越骑行道。

  举办一批精品赛事,着力打造世界翼装飞行锦标赛(天门山)、高空扁带(黄石寨)、飞拉达(红岩岭、张家界大峡谷)、攀岩(槟榔谷、张家界大峡谷)等户外极限运动和赛事;打造天门山自行车天路挑战赛、五雷山自行车爬坡赛、武陵源山地马拉松赛、天门山100公里山地越野赛;重点打造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露营穿越活动。

  大力发展康养体育。依托张家界现有的民宿,富含负氧离子的天然氧吧与优美的自然风光,打造茅岩河温泉、江亚温泉、万福温泉等康养基地。

  大力推进张家界市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培育“体育旅游”新业态,做好“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九)益阳市

  1.发展定位

  南洞庭湖水上运动休闲中心;户外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游艇船艇制造与体验中心。

  2.重点项目

  依托南洞庭湖,发展赛艇、动力板、皮划艇、尾波冲浪、帆船等水上户外运动项目,打造南洞庭湖水上运动基地,形成环洞庭湖水上户外运动产业带;依托益阳市游船游艇制造企业集聚优势,打造游艇船艇制造中心。

  依托安化、桃江等地山地资源优势,发展徒步、登山、露营、汽车摩托车定向越野等户外运动,建设山地户外、露营、汽车自驾车、航空飞行等营地,打造赛车主题运动公园、体育公园;沿红军长征途经路线、资江沿线、南洞庭湖沿线、茶马古道沿线,打造“红、绿、古”相结合、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的步道网。

  将红色长征步道、茶马古道沿途景点打包,申报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打造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暨水上运动节(中国赛艇大师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紫薇国际半程马拉松、益阳乡村马拉松、媒体精英定向越野挑战赛、大通湖环湖马拉松、中国舟钓(路亚)公开赛等户外赛事品牌,支持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益阳高新区鱼形湖提质升级,支持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南县大通湖“洞庭之心”扩大影响。

  (十)郴州市

  1.发展定位

  粤港澳大湾区户外休闲“新客厅”;体育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2.重点项目

  全力打造东江湖国家级水上运动基地、小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五盖山野外滑雪场、雄鹰户外营地、卧龙谷赛车公园等项目;推进高尔夫制造全产业链项目落户郴州。

  依托大美“莽山”、诗意“东江”、红色“沙洲”自然资源,提质打造莽山山地自行车赛、环东江湖国际自行车赛、秦汉古道越野跑、飞天山越野挑战赛等系列户外品牌赛事。举办户外健身休闲大会、山地越野挑战赛暨露营大会等省级以上户外节会活动和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户外休闲“新客厅”。加强户外运动与长征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等红色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

  (十一)永州市

  1.发展定位

  山地休闲与康养融合产业集聚区。

  2.重点项目

  在永州市冷水滩区建设包括国际体育运动与训练中心、森林公园、运动广场、冠军俱乐部、体育运动博物馆、体育学校等在内的体育示范区。

  建设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等建设若干条森林步道,以黄金洞、舜皇大峡谷、阳明山与孟功山等地为重点,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在道县等地建设欢乐世界水上乐园。

  串联红色长征步道、茶马古道沿途景点,打包申报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打造中国·东安全国“武术比赛”、永州湘江两岸微型马拉松赛,固化“龙舟”“漂流”“游泳”三大水上赛事,常态举办“山地自行车”“摩托车”“场地汽车”“独步穿越”等四大陆地赛事。

  (十二)怀化市

  1.发展定位

  雪峰山国际山地徒步旅游区;雪峰山体旅融合产业集聚区。

  2.重点项目

  建设含步道广场、大型户外运动营地、航空飞行营地、自驾与露营基地、山脊步道、登山步道等在内的大雪峰山国际山地徒步旅游区。沿红一、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的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建设红色长征步道和步道营地;沿沅江建设若干条骑行与健走步道,形成布局合理的营地与步道网。

  建设含运动服饰、基础运动装备、高端竞技器材、智能全民健身器材、两园器材(幼儿园、校园,增加传感器)、冰雪器材、5G科学健身产品在内的湖南体育装备制造产业城。依托溆浦县大江口悠久的龙舟运动优势,建设集龙舟文化体验、龙舟赛事举办于一体的龙舟小镇。依托怀化市鹤城区、洪江市、会同县的户外运动资源,合理布局建设若干个体育公园。

  做大做响“自驾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节”“荣耀雪峰·徒步雪峰山”“中国·沅陵传统龙舟赛”“重走西南联大路”、黄岩户外帐篷节、全国野战运动精英赛、洪江黔阳古城国际半程马拉松,以及少数民族运动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赛事活动。

  (十三)娄底市

  1.发展定位

  山地户外运动休闲目的地;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2.重点项目

  依托建设中南体育装备制造产业园,引进先进户外运动制造企业,建设湖南省户外体育装备制造基地;以涟源、双峰两县现有汽车越野资源和文化为依托打造汽车越野主题体育公园;围绕江口桃花岛、双峰九峰山省级森林公园;洪家山森林公园、花溪谷;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龙湾国家湿地公园;湄江风景名胜区、涟水河、孙水河、资江等山地、水上自然优势建设山地户外营地、露营营地、汽车自驾车营地、航空飞行营地、体育公园。

  依托涟源市环白马湖马拉松跑道(含健身步道、自行车道)项目、环高灯河洪家山森林公园马拉松跑道(含健身步道、自行车赛道、登山道)的进一步建设,开辟滨水骑行绿道、景观游步道等多条步道建设以及江口村涟水河马拉松跑道;依托三联峒、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双峰九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大乘山、江口涟水河两岸等地合理布局步道营地,建设多个休闲步道驿站。

  (十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发展定位

  “大湘西”山地与极限运动集聚区;文教体旅融合示范区。

  2.重点项目

  依托湘西州山地、水系和民族文化资源,新建或改造生态体育公园、户外(汽车)露营基地、航空飞行营地、青少年户外运动基地(营地)、体育研学基地(营地)。抓住湘西州全域康健大公园规划建设契机,重点打造“三纵四横”州级主干道步道体系。提质升级与盘活城市户外运动设施,提升乡村户外建设运营与管理水平。推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进校园,加快创建龙山里耶八面山运动休闲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打造户外休闲运动品牌。重点打造高空蹦极、飞拉达、攀岩等户外运动集群;推出湘西十大特色优势户外运动精品线路;打造区域特色山地马拉松、徒步大会等大众户外体育赛事品牌。

  精心组织“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大湘西”“矮寨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古丈·两山100山地国际越野赛”“梦里湘西民族体育狂欢节”“大美里耶云端上的骑行”“巅峰湖南·六大名山登山赛(龙山站)”“龙腾潇湘”凤凰、芦溪传统龙舟赛等有影响力的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相关解读: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关于印发《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的通知

32611088